在中国的钢铁工业历史长河中,有一份杂志在风雨中坚持了七十年,这就是《钢铁》。作为中国钢铁行业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见证与推动者,它不仅记录了行业的发展历史,也为无数钢铁工作者提供了前沿研究与技术分享平台。2024年,正值《钢铁》杂志创刊七十周年,重温这一历程,我们聚焦于副主编郦秀萍教授的科研成就与这一领域的未来发展。
《钢铁》杂志自2002年创刊以来,经过多年发展,慢慢的变成了中国钢铁领域内最具影响力的期刊之一。杂志不仅入选了北大中文核心、中国科技核心,还被国际著名数据库如SCOPUS、美国化学文摘等收录,体现了其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2019年,作为唯一的中文钢铁冶金期刊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充分说明了《钢铁》在钢铁科技工作人员心目中的权威性与重要性。
作为《钢铁》的副主编,郦秀萍教授在冶金流程工程学方向的贡献不可小觑。自2002年以来,郦教授及其团队已在《钢铁》上发表了29篇高水平的科研论文,涵盖了钢铁制作的完整过程中的所有的环节,比如转炉炼钢、煤气回收、高炉渣处理等多个重要主题。
这一研究不仅对焚烧技术有着重要指导意义,还为钢铁企业在环保与节能方面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在文章《转炉炼钢工序最小能耗的研究》中,郦教授与团队对转炉炼钢的能效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大幅度降低了能耗,助力钢铁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
在《中美钢铁工业能效对标研究》中,郦秀萍教授对中国与美国钢铁工业的能效进行了详细的对比研究,发掘出中美在技术应用和管理方面的差异,为推动国内钢铁工业的进步提供了参考。
在《钢铁》杂志的创刊70周年之际,专辑汇编了郦秀萍教授的研究成果,展示了这些研究怎么样助力实际生产中的技术改进。例如,郦教授的《转炉煤气回收分析及其提高措施》一文就直接影响了相关企业在煤气资源化利用上的策略调整,为企业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与污染排放提供了有效方案。
伴随着全球对环保的重视,低碳化成为钢铁工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郦秀萍教授在《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与钢铁工业脱碳化发展》一文中探讨了钢铁行业怎么样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实现减排目标,保障可持续发展。
在《钢铁》创刊70周年之际,回望历史,我们正真看到了钢铁行业在科学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杰出成就,这些不能离开无数科研工作者的努力,尤其是郦秀萍教授的辛勤付出。未来,我们期待《钢铁》杂志在行业发展中的持续引领,推动中国钢铁工业在全球竞争中不断获得新优势。通过郦秀萍教授及其团队的努力,相信绿色、智能、可持续的钢铁制造新模式将为整个行业带来更加光明的未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