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发布研报称,上周五大品种钢材表观消费量853.11万吨,环比升25.83万吨;产量834.28万吨,环比降7.98万吨;总库存1860.29万吨,环比降18.83万吨,维持2017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随着淡旺季逐步切换,钢铁终端消费需求有望持续回升,总库存则将维持下降趋势。展望来看,预期随着地产政策逐步传导,地产有望止跌企稳,且考虑地产端钢铁终端消费需求占比下降,预期地产对钢铁终端消费需求的负向拖拽效应将明显减弱;财政发力下基建将继续发挥托底作用,制造业需求平稳增长。
上周五大品种钢材表观消费量853.11万吨,环比升25.83万吨;产量834.28万吨,环比降7.98万吨;总库存1860.29万吨,环比降18.83万吨,维持2017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247家钢厂高炉开工率79.51%,环比升1.22个百分点;高炉产能利用率86.54%,环比升0.96个百分点;电炉开工率60.9%,环比升1.28个百分点;电炉产能利用率47.83%,环比升2.06个百分点。随着淡旺季逐步切换,钢铁终端消费需求有望持续回升,总库存则将维持下降趋势。
上周45港进口铁矿库存14578万吨,环比降644万吨,保持高位水平。上周螺纹模拟吨毛利307.8元/吨,环比升53.6元/吨,热卷模拟吨毛利227.8元/吨,环比升3.6元/吨;247家钢企盈利率53.25%,环比升3.03个百分点。上周钢价及原料价格同步下跌,但原料价格降幅大于钢价降幅,钢企盈利环比修复。展望来看,预期铁矿加速增产且需求难有较大提升,铁矿或进入宽松周期,钢铁成本掣肘因素有望改善,行业盈利中枢有望逐步修复。
展望来看,预期随着地产政策逐步传导,地产有望止跌企稳,且考虑地产端钢铁终端消费需求占比下降,预期地产对钢铁终端消费需求的负向拖拽效应将明显减弱;财政发力下基建将继续发挥托底作用,制造业需求平稳增长。
总体来看,预期钢铁终端消费需求有望逐步企稳。供给端来看,行业亏损已超两年时间,尾部钢企出现亏现金流情况,2024年两波主动性减产,供给脆弱性凸显,预期2025年供给端存在进一步减产甚至停产的可能。政策上看,超低排改造、环保、碳中和政策等都将重塑行业竞争格局,更看好具备环保与低碳优势的龙头公司。随着行业加快并购重组,集中度提升将带来盈利的长期修复。
长期来看,产业集中度提升、促进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是未来钢铁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产品结构与成本优势的钢企将充分受益;在环保加严、超低排放改造与碳中和背景下,龙头公司竞争优势与盈利能力将更加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