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同步指标与滞后

日期:2025-04-06 来源:工字钢

产品详情

 

  宏观经济波动是一种周期性的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循环变化过程,在这种变动中,不同经济指标的变动并非总与宏观经济运行步调一致。按统计指标变动轨迹与宏观经济变动轨迹的时间关系,可以将其划分为先行指标、同步指标和滞后指标。

  先行指标总是比宏观经济运行更早地发生转折,提前于经济周期到达高峰或低谷,利用先行指标可以预判短期经济总体景气状况,从而进行预警、监测并制定应对措施。同步指标与经济周期到达高峰或低谷的时间大致相同,大多数都用在反映国民经济正在发生的情况。滞后指标比宏观经济运行更晚发生转折,落后于经济周期到达高峰或低谷,大多数都用在检验对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的判断是不是准确。宏观经济分析常用的先行、同步和滞后指标如表1所示。

  通过研判各类指标的变动情况,可以对宏观经济的运行状态趋势做多元化的分析。例如,图1反映某经济体2020年一季度至2023年二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与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变化、图2反映2020年一季度至2023年二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和失业率变化。

  首先,通过一系列分析先行指标(PMI)可以对同步指标(GDP增长率)反映的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做分析预测。从图1可以看到,PMI指数变化先于GDP增速变化(在本例中,大致领先1个季度左右),由于2022年四季度至2023年二季度PMI指数呈持续回落趋势,据此可以预判2023年三季度该经济体GDP增速可能延续当前的回落态势。

  其次,通过观察滞后指标(失业率)可以检验同步指标(GDP增长率)对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的指示是否准确。观察图2可以发现,失业率的波峰和波谷分别对应GDP增速的波谷和波峰(经济增长加快会带动就业增加,反之则影响就业减少,因此GDP增速与失业率往往呈反向变动关系),但出现的时间滞后于GDP增速(在本例中,大致滞后2个季度左右)。这种特性可以帮助我们检验对经济运行状况的判断。如图2所示,2022年二季度至2023年一季度,GDP增速逐渐加快,而失业率在2022年四季度之后也开始持续下降,表明这一时期宏观经济状况总体确实在好转。

  宏观经济波动是一种周期性的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循环变化过程,在这种变动中,不同经济指标的变动并非总与宏观经济运行步调一致。按统计指标变动轨迹与宏观经济变动轨迹的时间关系,可以将其划分为先行指标、同步指标和滞后指标。

  先行指标总是比宏观经济运行更早地发生转折,提前于经济周期到达高峰或低谷,利用先行指标可以预判短期经济总体景气状况,从而进行预警、监测并制定应对措施。同步指标与经济周期到达高峰或低谷的时间大致相同,主要用于反映国民经济正在发生的情况。滞后指标比宏观经济运行更晚发生转折,落后于经济周期到达高峰或低谷,主要用于检验对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的判断是否准确。宏观经济分析常用的先行、同步和滞后指标如表1所示。

  通过研判各类指标的变动情况,可以对宏观经济的运行态势做多元化的分析。例如,图1反映某经济体2020年一季度至2023年二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与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变化、图2反映2020年一季度至2023年二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和失业率变化。

  首先,通过分析先行指标(PMI)可以对同步指标(GDP增长率)反映的宏观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预测。从图1能够正常的看到,PMI指数变化先于GDP增速变化(在本例中,大致领先1个季度左右),由于2022年四季度至2023年二季度PMI指数呈持续回落趋势,据此可以预判2023年三季度该经济体GDP增速可能延续当前的回落态势。

  其次,通过观察滞后指标(失业率)可以检验同步指标(GDP增长率)对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的指示是否准确。观察图2不难发现,失业率的波峰和波谷分别对应GDP增速的波谷和波峰(经济稳步的增长加快会带动就业增加,反之则影响就业减少,因此GDP增速与失业率往往呈反向变动关系),但出现的时间滞后于GDP增速(在本例中,大致滞后2个季度左右)。这种特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检验对经济运作状况的判断。如图2所示,2022年二季度至2023年一季度,GDP增速逐渐加快,而失业率在2022年四季度之后也开始持续下降,表明这一时期宏观经济情况总体确实在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