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原材料工业标准化进程加速:引领高水平发展的新机遇

日期:2025-03-16 来源:工字钢

产品详情

 

  在全球经济格局瞬息万变的今天,原材料工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标准化工作变得特别的重要。2023年12月17日,工业与信息化部的新闻发布会引发了广泛关注。会上透露的《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重磅消息,不仅展示了我国在原材料标准化领域的卓越成就,更为未来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指明了道路。

  在过去的数年中,我国原材料工业标准化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十四五”以来,国家标准在原材料领域的发布总数已超过1500项,行业标准和重点团体标准数量同样不可以小看。这一系列庞大而具体的新增项目,为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如同黄瑜副司长所言,标准化工作的开展依托了国家强大的技术背景,使得原材料工业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了更加有利的位置。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选择了在标准化领域寻求突破。

  此次发布的方案,尤其强调了某些领域标准化的强制性要求。例如,电梯用钢丝绳和热轧带肋钢筋等推荐性国家标准升级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这不仅回应了社会对安全性的关注,还进一步保障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领域的新材料标准供给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例如,新能源汽车和航空航天行业成为了国家标准制定的重点,通过针对锂离子电池材料和民用飞机铝材等方面的标准发布,为高技术领域的创新提供了保障。

  在全球对可持续发展日益重视的背景下,我国在原材料工业中也积极做出响应。例如,为了推动绿色产品的生产和减轻碳排放,有关标准相继出台,包括水泥和电解铝产品的碳足迹标准。这些新规不仅助力了企业的低碳转型,也提升了产业的整体环保水平。

  智能工厂及数字化转型则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衍生出的新行业热潮。钢铁行业智能工厂的评价标准发布,标志着传统制造业正在向智能化、数字化迈进,这是行业适应智能时代的重要一步。

  中国在标准国际化方面的努力同样不容忽视。在热情参加国际标准制定的同时,已主导发布142项国际标准,并立项212项,尤其是在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国际标准转化率超过90%显示出我国在全球标准化体系中的影响力正在慢慢地增强。

  伴随着标准化工作不断深化,未来的原材料工业将更注重技术的应用与产业链的协同。以化工园区的智慧评价标准为例,通过引导园区实现竞争力及智慧化水平的提升,帮企业在创新驱动发展中找到新机遇。

  例如,中国商飞在7050铝材的研发过程中,不仅在材料的标准制定中发挥作用,还为企业的技术应用提供了实战经验。通过将标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以保证材料的适航性和市场适应性,从而推动飞行器制造的进一步升级。

  无疑,原材料工业标准化的提升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进步,也是整个行业乃至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在未来的发展中,如何将标准化工作与行业创新深层次地融合,是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从政策制定到实际操作,参与各方需一起努力,一同推动我国原材料工业迈向高水平发展的新阶段。

  未来是属于勇于创新与变革的企业与行业,原材料工业的标准化进程将成为助力我们在国际舞台上更自信、有力的体现。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